“增長”之路的盡頭


由查爾斯休史密斯通過 OfTwoMinds 博客撰寫,

每個人都驚訝於無限之路居然有盡頭,將面臨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轉變。

“增長”之路的盡頭就在我們身邊,儘管共識繼續堅持消費無限擴張的可愛幻想。

幾十年來,這種幻想一直得到支持 財務擴張 債務,這使得更多的支出推高了消費、收入、稅收等。

所有的金融遊戲都很有趣,但“增長”歸結為物質消費的擴大: 更多的銅被開采出來,變成了電線,電線又變成了新的風力渦輪機、房屋、車輛、電器等。

消費“增長”範式無限擴張存在三個問題。

1. 發達經濟體的每個人都已經擁有一切。 “解決方案”是 計劃報廢 和痴迷的崇拜 營銷,它試圖操縱“消費者”購買他們實際上並不需要的邊際效用的東西。 這是作為“時尚”出售的。

現實情況是,許多消費品的質量遠低於前幾代產品和服務。 部分原因可歸因於較低的質量控制和全球化對降低成本的無情壓力,但這也是 計劃報廢:產品週期、低質量組件、不可修復的設計等都已針對 填埋經濟 曾經使用了幾十年的產品現在在使用幾年後被傾倒在垃圾填埋場。 (至於回收所有破碎的東西——那是另一個可愛的幻想。)

明亮的面板,黑暗的秘密:太陽能廢物的問題:產生光伏發電需要的不僅僅是甜蜜和陽光.

購買“時尚”替代品和營銷噱頭是發達經濟體“增長”的唯一真正驅動力。 生活並沒有因為更好的質量或效用而得到改善; 據說它被“新”的東西增強了,唯一的好處就是它是“新的”。 聲稱的好處是微不足道的。

2. 那些真正能用更多東西的人沒有錢。 中國史無前例的發展使5億以前沒有收入或信用購買汽車、高層公寓等的人獲得了購買所有中產階級商品的收入和信用。 全球中產階級的巨大擴張推動了全球經濟 30 年。

但發展中國家的其他國家很難復制大量湧入中國的資本,這些資本為中國轉型為“世界工廠”提供了資金。 跨國公司或許能夠向發展中經濟體出售零食、汽水和廉價手機,但汽車和高層公寓——這些需要擴大收益、資本流動和信貸,而金融魔法無法產生這些。

3. 再造十億輛汽車、高層公寓等所需的易得材料已被提取出來。 當忠實的人在等待新的技術奇蹟使“增長”系統永遠擴展時,那些真正負責建造新技術奇蹟的人正在關注現實世界的限制和成本。 閱讀這兩個推特線程以了解現實:

銅還原: 我住在地球上最大的銅礦之一(Kennecott Utah Copper – KUC)附近。 我幫助管理一個較小的銅礦長達 8 年。 觀察:風能/太陽能/電池支持者和 ESG bean-counter 與銅礦開采和生產完全脫節。

“可再生能源”是可再生的嗎? 第 1 部分:光伏和多晶矽

“增長”的邏輯是消耗更多的材料,而不是更少。 考慮一下全球首屈一指的消費產品——汽車。 我們經常被告知安全性和舒適性進步的價值是推動汽車價格上漲的驅動因素,但現實是 1970 年代發生的重要進步。 從那時起,車輛變得更大更重,消耗更多資源以獲取邊際收益。

我的 1977 年本田雅閣(45 年前製造)與我媽媽駕駛的 1962 年道奇飛鏢有很大不同。 它的燃油效率要好得多,每立方英寸發動機排量的功率要大得多,而且更安全、更舒適。 對於我們為工作而駕駛的中等尺寸的 4 缸豐田皮卡也可以這樣說。

這輛汽車和卡車的現代版本比以前的車型更大、更重,消耗的資源也更多。 如果我們剔除營銷技巧,我們會得出結論,45 年曆史的車輛比臃腫的現代版本更環保,而所謂的進步(後置攝像頭、藍牙音響系統等)要么是微不足道的,要么是令人煩惱的。

幾年前,我翻閱了一本豐田普銳斯手冊。 這本厚書的大部分內容都涉及到錯綜複雜的音響系統。 如果汽車不經常使用,為什麼啟動電池沒電等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與簡單的 ICE(內燃機)車輛相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汽車使用的地球資源要多得多,而且它們的使用壽命不長,因為它們的笨重、昂貴的電池必須在基本的 ICE 車輛達到其使用壽命結束之前很久才能更換。 只有很小比例的鋰離子電池被回收利用,而且不管市場宣傳是否相反,這不會改變。

對環境無害的方法是製造更輕、動力更小、效率更高、速度更慢的車輛,每加侖燃料(或充電)相當於 200 英里的車輛,並且可以使用 20 年而無需大修、更換電池等。

但營銷和債務擴張的邏輯要求一切都更大、更重、更複雜、更昂貴,並且盡快更換所有東西。 只有消耗和浪費更多的現實世界資源,我們才能繼續運行營銷/計劃淘汰/擴大債務機器,以實現無限“增長”的目標。

營銷和債務不能替代現實世界的限制。 很多人都迷戀於無限能源的技術承諾等,但他們沒有考慮建造和維護技術奇蹟所需的巨大材料消耗,例如聚變反應堆(難以理解的複雜)、核反應堆(巨大的、需要數年才能建造的複雜工廠)或挖掘和處理所有這些技術奇蹟在現實世界中所需的所有銅、鈾、鋁土礦等的採礦作業。

我們已經走到了“增長”之路的盡頭,營銷和債務的擴張神奇地增加了我們可以消費的材料。 債務和營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我們對它們的依賴產生了 二階效應 很少有人明白。

路盡頭,遠處的小路狹窄、崎嶇且沒有標記。 那些對營銷和債務充耳不聞並適應自力更生的人會做得很好。 每個人都驚訝於無限之路居然有盡頭,將面臨一個令人眼花繚亂的轉變。

* * *

我的新書現在可享受 10% 的折扣(電子書 8.95 美元,印刷版 18 美元): 21世紀的自力更生. 免費閱讀第一章 (PDF)

通過 patreon.com 成為我的作品每月 1 美元的讚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