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Ye Xie 和 Amy Li,Bloomberg Markets Live 記者和分析師
週一席捲中國股市的崩盤清楚地表明,投資者擔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收緊權力將對自由企業和經濟增長造成沉重打擊。 但一些華爾街銀行還沒有放棄中國。 摩根大通的策略師 Marko Kolanovic 一方面敦促投資者逢低買入(ZH:就像他對所有事情一樣)。
儘管這位量化大師對美國資產的看漲呼籲今年未能奏效,但歷史表明,在如此規模的暴跌之後,市場反彈的可能性更大。
週一中國資產的拋售是野蠻的,在經濟危機之外幾乎沒有先例。
在習近平和他的盟友組成政治局常委的黨代會之後,包含 65 只中國股票的納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下跌了 21%。 MSCI 中國指數跌幅超過 8%,是 2008 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外國投資者通過互聯互通計劃從大陸股市取出創紀錄的 180 億元人民幣(25 億美元)——超過了今年的流入量。
市場顯然擔心習近平的權力整合意味著近期經濟破壞性政策可能會延續,包括 Covid Zero 和遏制私營部門企業的運動。 “市場感覺中國經濟狀況持續缺乏關注,”忠利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股票主管 Giuliano Gasparet 表示。
不過,對於一些投資者來說,拋售可能過頭了。 摩根大通的科拉諾維奇週一在一份報告中寫道:“鑑於預期的增長復甦、COVID 逐步重新開放以及貨幣和財政刺激,我們認為這是一個很好的補充機會。”
這位廣受追捧的策略師一直是全年最直言不諱的中國多頭之一,儘管他的同事曾一度爭議地將中國股票稱為“不可投資”。 (彭博社後來報導說,這個詞從來沒有出現過。)
科拉諾維奇的論點是中國的經濟刺激將導致復甦。 然而,由於持續的 Covid 限制嚴重阻礙了經濟,這一呼籲陷入了困境。
不過,這次他可能會有所作為。 在周一之前,MSCI 中國指數在過去 30 年中只有 13 次下跌至少 8%。 在接下來的 5 天裡,該指數有 13 次反彈,其中有 11 次反彈,並在接下來的 60 天裡上漲了 10 次。 事實上,從 1998 年開始,未來 60 天的命中率是 100%。
這些歷史數據看起來令人鼓舞。 但要讓市場持續復甦,北京需要重新調整其 Covid 政策並重建投資者信心。 正如 Alpine Macro 的中國策略師 Yan Wang 所說,“在投資者更清楚習近平將如何管理國家未來之前,市場波動性仍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