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汽車股在即將到來的一周開始發布大量收益報告,摩根士丹利的亞當喬納斯週五發表了一份說明,解釋了為什麼他認為 2023 年的預期都必須“顯著”下降。
正如彭博社上週在總結中指出的那樣,“需求破壞、二手車價格下跌、利率上漲以及其他挑戰的長尾,包括供應和勞動力短缺”都是喬納斯對來年的估計感到悲觀的原因.
他認為,“該領域的一半公司可能會發布第三季度業績預警,而另一半可能會等待第四季度”。
在美國,喬納斯更新了他的看法 清醒的,指出這家汽車製造商“在第三季度交付了近 1,400 輛(MS est 1,500),並重申了其 6 至 7,000 輛的財年生產指導。雖然我們預測該公司在 23 財年和 24 財年有數十億美元的新資本需求,但我們假設它們將能夠獲得足夠的資金來繼續創新和發展。”
評論 卡瓦納,喬納斯寫道:“在 KMX 疲軟的第二財季和曼海姆持續疲軟之後,我們降低了 CVNA 數字,以允許零售和批發二手車市場持續疲軟。第三季度的結果對於確定未來潛在股權的時機和規模非常重要稀釋。”
回想一下,大約 10 天前,喬納斯在 福特 超重。 福特的升級是“基於估值和 [Jonas’] 與同等重量級的通用汽車相比,福特更喜歡福特,”彭博社 10 月 5 日報導。
“我們認為現在是投資者接受這一點的時候了,儘管電動汽車市場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選擇性,但通用汽車和福特的預測方向與 ICE 產品系列的剩餘使用壽命密切相關,”喬納斯寫道。
在歐洲,喬納斯寫道 馬牌輪胎:“我們更新了 FY22 YTD 業績的大陸模型,降低了 FY23E 的增長假設,被收入中的外匯所抵消,使汽車 EBIT 基本保持不變,但降低了對輪胎利潤率和 Contitech 的 FY23E/FY24E 預測。債務仍然很高。保持同等權重。 “
在 中國,喬納斯詢問需求是否會很快趕上供應:“9 月的批發銷售從 8 月的低基數環比反彈了 +9.7%,而在嚴格的 Covid 控制下,零售額環比小幅增長 +2.8%,導致渠道庫存增加。新能源汽車批發滲透率徘徊在 29% 的創紀錄水平,其實力來自 PHEV。”
他繼續 中國:“9月份門店客流量環比有所改善,但由於消費者對新車型的等待,訂單量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從好的方面來看,隨著車型到貨/主要城市試駕的啟動,訂單逐漸回升,隨著全國其他人都將效仿。”
回想一下,早在八月,喬納斯寫道 特斯拉,顯然完全是反問:“投資者是否欣賞特斯拉中國風險?”。 當時,他寫道:“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問台北為全球電池競賽帶來了新的曙光”,“全球電動汽車電池主導地位的爭奪與地緣政治和國家安全密切相關。特斯拉高度曝光風險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