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佩克削減全球石油需求預測,為減產提供理由


正如預期的那樣,歐佩克大幅下調了對本季度全球需求和原油產量的預測,為上周宣布的減產提供了理由,這在拜登政府中引發了衝擊波。

在其最新的月度報告中, 歐佩克修正韓元 其估計 2022 年全球石油需求將增長 460,000 桶/日,理由是中國的 Covid 封鎖、發達經濟體的經濟逆風以及各地的通脹壓力。 歐佩克現在預計今年世界石油需求將增長 260 萬桶/日,平均為 9970 萬桶/日。 該卡特爾還在第四季度將其所需的產量每天減少了 440,000 桶。

同樣,歐佩克還將其對 2023 年的石油需求增長預測下調了 36 萬桶/日,預計明年將增長 230 萬桶/日。 歐佩克表示,鑑於全球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以及與大流行相關的因素,需求增長將“受到不利因素”的影響。

石油生產卡特爾補充說:“全球經濟增長已進入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宏觀經濟狀況惡化的時期,其中包括高通脹水平、主要央行收緊貨幣政策、利率上升和持續存在的供應鏈問題等挑戰日益加劇。”

“隨著全球經濟增長放緩,風險偏向下行,”歐佩克位於維也納的研究部門在報告中表示。 再加上“在中國和其他地方可能會重新出現新冠疫情限制”,石油市場可能會錯過典型的季節性消費增長,它繼續為減產辯護。

報告稱,另外,歐佩克的 13 個成員國的產量在 9 月份增加了 146,000 桶,達到每天 2977 萬桶,因為他們實施了今年夏天拜登訪問該王國後宣布的象徵性加息。 儘管如此,由於投資不足和運營中斷,大多數成員仍大大低於其生產目標。

鑑於白宮的強烈反應,降級可能只是為了證明減產的合理性,這使人們進一步了解沙特阿拉伯同意大幅減產 200 萬桶/天的動機及其盟友於 10 月 5 日,此舉引起了喬·拜登總統和其他美國官員的激烈批評。

儘管俄羅斯和所有歐佩克+堅持認為減產是基於技術市場評估並且旨在“穩定”,但許多分析師以及白宮認為此舉是一種政治行動。

在今天的報告中,歐佩克引用了更強的經濟逆風來證明其下調全球石油需求增長預測的合理性。

“展望未來,儘管石油取暖需求通常會出現季節性增長,但不確定性加劇、經濟增長放緩以及新冠疫情限制可能在中國和其他地方重新抬頭所帶來的挑戰預計將影響 2022 年的石油需求和2023,”卡特爾說。 歐佩克還指出,上週歐佩克+決定將其目標產量水平削減 200 萬桶/日,這是一個先發製人的積極舉措,“為市場提供可持續穩定的持續和不懈努力”。

沙特能源部長阿卜杜勒阿齊茲·本·薩勒曼親王上週引用了歐佩克減產的“各種令人費解的不確定性”,因為一些機構已經下調了對經濟增長的預測; 然而,正如《華爾街日報》報導的那樣,最終它只是冷落拜登的行政人員並無視其威脅,在全球舞台上對其進行羞辱。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週二警告稱,當前動蕩的最嚴重時期“尚未到來”。 第三季度油價暴跌 23%,創兩年多來最大跌幅,使歐佩克國家的收入面臨風險。

儘管如此,歐佩克的需求修正仍被聯盟宣布的減產規模所掩蓋。 即使只是部分實施,它也將使歐佩克的產量大大低於該組織認為第四季度需要供應的每天 2943 萬桶原油的平均水平。

拜登總統抨擊沙特的決定,稱這增加了俄羅斯——歐佩克+聯盟的重要成員——的石油收入,而莫斯科則對烏克蘭發動戰爭。 他表示,美國需要重新評估與沙特的關係,但沒有具體說明具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