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瀕臨失去歐洲市場霸主地位


作者:彭博市場直播記者兼策略師 Michael Msika

在大多數人的記憶中,倫敦一直是歐洲最大的股票市場。 鑑於對英國資產的信心危機,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改變。

今年英國股市的下跌已將市場的總市值推到離其最近的挑戰者巴黎近在咫尺。 相當於 2.46 萬億美元,它們之間的差距僅為 1330 億美元,接近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

自 2016 年英國人投票決定退出歐盟以來,英國和法國市場之間的差距已逐漸縮小。但過去一周由英國首相 Liz Truss 引發的前所未有的市場動盪造成了重大打擊,損害了經濟信心,並導致英鎊創歷史新低。

“倫敦作為歐洲最大貿易中心的桂冠甚至在最近的信心危機和英鎊暴跌之前就已經失去了光彩,英國退歐後貿易問題的影響仍在影響市場情緒,” Hargreaves Lansdown 的高級投資和市場分析師 Susannah Streeter 說。“隨著對特拉斯政府處理經濟的擔憂加深,樂觀情緒似乎正在消失。”

週三英格蘭銀行為安撫市場而採取的干預措施只是“贏得了時間”來穩定英鎊並尋求避免英國家庭財務和資產市場出現更廣泛的惡化,肖恩·達比 (Sean Darby) 領導的傑富瑞 (Jefferies) 策略師說。

隨著本周金邊債券收益率升至 2008 年以來的最高水平,英國股市相對於債券的吸引力下降速度快於歐洲同行。 富時 350 指數的遠期股息收益率與 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之間的利差已降至僅 0.5 個百分點,為 2011 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與歐元區同業的差距仍然在 2 個百分點左右。

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英鎊疲軟導致倫敦股市價值下跌,使英國公司對外國競標者更具吸引力。 英國已成為收購的沃土,這也反映出估值低廉和缺乏保護主義。

另一個因素是倫敦作為歐洲首屈一指的上市場所之一的地位日益脆弱. 今年英國通過首次公開募股僅籌集了 13.8 億美元,佔歐洲總額的 14%,是十多年來的最低份額。 根據彭博彙編的數據。

這並不全是厄運和悲觀。 疲軟的貨幣為英國大盤股收益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富時 100 指數 75% 的收入來自海外。 根據 Liberum Capital 策略師 Susana Cruz 的說法,這意味著藍籌股指數可能會繼續跑贏中型股 FTSE 250,只要經濟衰退擔憂持續存在且英鎊繼續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