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ichael Msika,彭博市場現場記者兼策略師
這是已經面臨疲軟盈利前景的德國主要工業今年夏天最不需要的事情: 萊茵河水位正在迅速下降,這對歐洲最大經濟體來說是另一個潛在的令人頭疼的問題。
考布 (Kaub) 水位不斷下降,這對內陸航行的船隻來說是一個艱難的咽喉要道,它喚起了人們對 2022 年、2018 年和 2015 年炎熱夏季的回憶。
萊茵河從瑞士蜿蜒至北海,蜿蜒約 800 英里(1,288 公里),承載著重要的取暖油、汽油、煤炭和其他商品的運輸和出口。 去年夏天航運中斷導致歐洲內陸部分地區燃料短缺,而煉油廠的一系列停運使這一問題變得更加嚴重,之後這條河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2022 年 6 月初至 9 月下旬,DAX 指數下跌了 20%,原因是投資者對萊茵河通航狀況的擔憂增加到其他供應鏈故障、高通脹、烏克蘭戰爭和全球經濟疲軟等一系列擔憂之中。
萊茵河可能再次讓德國DAX指數陷入困境。 一旦剔除股息以建立公平的比較,德國藍籌股基準的表現就已經落後於 CAC、FTSEMIB 和 IBEX 等其他歐洲主要同行。
壞的經濟消息也開始層出不窮。 德國六月份製造業活動最終數據顯示進一步惡化,疲軟可能最終拖累股市走低。 到目前為止,德國製造商已經擺脫了今年 PMI 數據疲軟的影響,就像歐洲其他主要市場的公司一樣。 當這種阻力最終瓦解時,其影響可能是顯而易見的:工業、建築材料和化學品約佔 DAX 指數的 31%,汽車製造商約佔 12%。
在報告結果之前, 一些著名的德國公司對利潤前景發出了警告,其中包括化學製造商朗盛和 K+S,以及電力設備製造商西門子能源。
“鑑於製造業數據疲軟,而且企業越來越多地意識到更具挑戰性的宏觀環境的影響,我們認為 2023 年第二季度財報季可能令人失望。” 聯合信貸銀行(Unicredit)策略師克里斯蒂安·斯托克(Christian Stocker)說道。 他指出,化工公司的盈利預警對整個歐洲工業來說是個壞兆頭,而過去兩個月德國 Ifo 商業景氣指數的大幅下降(對 9,000 家企業的信心測試)是不祥之兆。
當然,公司有應對河流水位較低的應急計劃,這些措施可能會限制供應挑戰或生產停頓的威脅。 例如,公用事業公司 EnBW 已經增加了煤炭庫存。 化學品製造商巴斯夫擁有一支小型特種駁船船隊,適合在較淺的萊茵河航行。 贏創工業公司去年租用了更多船舶和卡車,以彌補駁船運力的下降。 這些策略的有效性很快就會受到新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