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視、嘗試和煎炸


作者:荷蘭合作銀行宏觀策略主管 Elwin de Groot 和高級美國策略師 Philip Marey

除了“歐元區經濟衰退”的消息外,地緣政治再次成為焦點。 首先,越來越多的評論員現在說 烏克蘭反攻正式開始,因為在戰場上發現了西方提供的坦克。

其次,正如《華爾街日報》 報告讓人想起冷戰時期的舉動,古巴和中國達成協議,允許中國人建立一個 電子監控設施 在靠近佛羅里達海岸的島上。 1962 年至 2002 年間,蘇聯在靠近哈瓦那的盧爾德基地運營著一個類似的設施。 2014年,有報導稱俄羅斯將重新開放竊聽設施。 中國一直在擴大其在拉丁美洲的經濟活動,重點是在巴西、阿根廷和智利的貿易和投資。 這使中國有更多機會獲得對其經濟至關重要的大宗商品。 古巴在經濟上一直不那麼令人感興趣,但其麻煩的公共財政、與美國的接近以及共產主義歷史使得該國更有可能接受中國軍事准入的資金。 在奧巴馬政府時期兩國關係初步改善後,特朗普總統加強了對古巴的金融限制和製裁。 拜登政府只是放寬了部分限制,限制了古巴的發展能力。 附近的共產主義盟友委內瑞拉也面臨著自身的問題,因此減少了對古巴的廉價燃料供應。 在美國加強其在印太地區的聯盟之際,中國人已經來到美國家門口。

與此同時,拜登總統在《華爾街日報》上發表了一篇專欄文章,聲稱自上任以來新增了 1300 萬個工作崗位,失業率連續 16 個月低於 4%。 作為他的主要立法成就,他吹捧降低通貨膨脹法案降低醫療保健成本(並建議愛爾蘭共和軍也降低汽油價格和通貨膨脹),對基礎設施、半導體行業和清潔能源行業的公共投資(兩黨基礎設施投資和就業法案) 、芯片和科學法案,以及通貨膨脹減少法案),以及最近的債務限制協議。 因此,這些是他將在下一次競選活動中宣傳的成就。 他很方便地忘記提及美國救援計劃對通貨膨脹的貢獻(這應該是暫時的)。 他也沒有提到最初他根本不想就債務上限進行談判,直到眾議院共和黨人出乎意料地出台了《限制、儲蓄、增長法案》。 展望未來,他強調了讓美國市場和行業更具競爭力和彈性的重要性,他將推動堵住稅收漏洞並提高美國富人和大公司的收入。 既然共和黨人已經接管了眾議院,祝你好運。 儘管如此,他的成就表明他有能力跨越小島。 這表明我們可以期待更多的兩黨立法,這也將提高他在中間派選民中的地位。

轉向歐洲,昨天來自歐盟統計局的數據 確認 – 事後看來 – 歐元區經濟已陷入溫和(技術性)衰退,因為第一季度增長被修正為 -0.1% q/q,標誌著經濟活動連續第二個季度下降。 也就是說,節能措施、政府支持、緊俏的勞動力市場以及面對這些緊縮的勞動力市場更具彈性的投資(也受到歐盟計劃主導的投資支出的幫助)都表明這不過是一場技術性衰退。 儘管今年剩餘時間的停滯仍然是我們的基本假設,因為貨幣和信貸緊縮將越來越多地影響支出,特別是私人固定投資,但我們實際上預計第二季度活動將略有回升,因為消費越來越受到工資上漲和能源下降的支撐通貨膨脹,而投資(特別是在歐洲南部)繼續得到歐洲資金的支持。

關於這一點,歐盟委員會昨天 得到正式認可的 一筆 81 億歐元的國家援助,涵蓋 56 家公司承擔的 68 個項目,以 刺激歐洲半導體行業的創新. 考慮到該領域所需的巨額投資,這仍然是小菜一碟,但至少 歐洲的嘗試. 這些激勵措施預計還將釋放額外的 137 億歐元私人投資。 股票市場的發展至少表明投資者在這方面不乏興趣。 科技股一直是近期上漲的主要推動力。 Eurostoxx 600 技術指數自 4 月底以來上漲了近 8%,標準普爾 500 信息技術指數在同一時間段內上漲了 10% 以上。

回到歐元區經濟衰退之後: 這不太可能改變歐洲央行的想法。 爭論已經從確定仍需要加息到歐洲央行需要多長時間將其政策利率保持在該峰值。 加息 25 個基點已被充分傳達,GDP 數據可能不會實質性地改變委員會的評估,因為這是一個如此小的下降,並且主要是由現在開始消退的能源衝擊驅動的,而不是經濟的影響。歐洲央行收緊政策立場——這只會影響未來幾個季度的 GDP 數據。

隨著安理會的重點轉向“暫停”,他們的溝通可能也會如此。 新的工作人員預測可能會在該溝通策略中發揮重要作用。 這些預測基於金融市場的技術假設。 因此,歐洲央行可以利用其工作人員的預測來表明它在多大程度上(不)同意市場定價。 通脹預測的小幅改善可能被用作一個信號,表明歐洲央行並不反對市場目前對 3.75% 最終利率的定價。 也就是說,將 2025 年通脹預測保持在略高於 2% 的水平,將支持一種更鷹派的說法,即交易員過早定價逆轉降息。

談到中國,那裡的政策制定者有完全不同的魚要炸。 雖然消費者價格指數從 4 月份的 0.1% 同比小幅上漲至 5 月份的 0.2% 同比,但 PPI 同比跌至 2016 年第一季度以來的最低點。生產者價格受到大宗商品價格下跌的影響但由於國內外需求疲軟,價格也有所下降。 中國在零疫情后的複蘇似乎已經失去動力。 消費需求弱於預期,房地產行業仍在苦苦掙扎,西方需求疲軟也對中國出口造成很大壓力。 隨著生產者價格進一步下跌,通貨緊縮似乎成為經濟的真正風險,因為它會增加本已負債累累的房地產行業和一些地方政府的違約風險。 因此,要求中國人民銀行降息的呼聲越來越高也就不足為奇了。 而這正是上海財經大學校長、習近平、李克強的前顧問劉元春所倡導的。 市場對降息/降息的預期越來越高,一些人預計最早在 6 月 15 日降息。我們預計第三季度初降息一次,第四季度初降息一次儘管上行風險是中國人民銀行確實已經決定在 6 月份降低利率。 降息預期導致人民幣兌美元疲軟,目前美元/離岸人民幣匯率為 7.133。 我們預計下一季度末美元/離岸人民幣匯率為 7.15,並預計該貨幣對將在今年年底進一步走軟至 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