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個人都像我們地圖上突出顯示的國家/地區的居民一樣生活,那麼一個地球就足以滿足人類的需求。
您可以在以下位置找到更多信息圖表 統計學家
但, 正如 Statista 的 Martin Armstrong 指出的那樣, 至於剩下的 140 多個國家的生活方式, 生態足跡 超過地球的生物承載力, 即地球在一年內可以再生的所有自然資源(以及它可以吸收的廢物)。
一項強調人類活動對生態系統施加壓力的觀察。
根據 計算 根據非政府組織全球足跡網絡,截至 2023 年 8 月 2 日,人類將已經耗盡了地球一年內可以補充的所有資源。 地球超載日越來越早,從 1970 年的 12 月 30 日開始。
您可以在以下位置找到更多信息圖表 統計學家
人類因此“靠信用”生活,到 2022 年需要 1.75 個地球才能滿足世界人口的需求。 與這一全球平均水平相比,法國或德國等國家的居民的生態足跡幾乎高出一倍。
地球超載日的概念最早由英國智庫新經濟基金會的安德魯·西姆斯提出,該基金會於2006年與全球足跡網絡合作發起了首個全球地球超載日活動。 世界最大的自然保護組織WWF自2007年開始參與地球超載日活動。了解更多地球超載日背後的計算,請點擊 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