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新一輪的非貨幣化,印度人轉向黃金


由 Michael Maharrey 通過 SchiffGold.com 撰寫,

印度中央銀行宣布了另一輪廢鈔計劃,計劃從流通中撤回 2,000 盧比紙幣。

該公告導致了巨大的飛躍 金塊 銷售量。

2,000 盧比紙幣仍將是法定貨幣,但必須在 9 月 30 日前存入或兌換成較小面額的紙幣。

2,000 盧比紙幣(24.19 美元)是印度最大的貨幣面額。 根據 路透社,它們約佔流通貨幣的 10.8%。

印度財政部高級官員 TV Somanathan 表示,沒收 2,000 盧比紙幣不會對“正常生活或經濟”造成任何干擾。

鑑於歷史,他的保證落空了。

我們以前看過這部劇。 印度政府於 2016 年秋季出人意料地宣布廢鈔政策,旨在將所謂的黑錢趕出陰影,並宣布當時流通的所有 1000 和 500 盧比紙幣將不再有效。 突然變得一文不值的紙幣佔當時全國流通貨幣的86%。 此舉幾乎使印度的所有現金變得一文不值。

政府發行了新的 500 和 2,000 盧比紙幣來取代舊貨幣。

現在,政府正在停止流通這些 2,000 盧比紙幣。

2016 年宣布的政府政策旨在迫使印度人用舊紙幣換新紙幣。 但是有一個陷阱。 政府限制了印度人可以兌換的貨幣數量,但在年底之前對銀行存款沒有限制。 這個想法是為了推動印度人將他們囤積的現金存入銀行——從而使其“走出陰影”。 非貨幣化政策導致 現金嚴重短缺. 該國某些地區多達 90% 的 ATM 機完全用完了貨幣。

這次有更多時間交換意見,預計最新一輪的非貨幣化不會那麼具有破壞性。

現金戰爭

印度政府的舉動是更廣泛的行動的一部分 現金戰爭. 目標是將“黑錢”從陰影中帶出來,以便對其進行追踪和徵稅。 印度的絕大多數交易都是現金。 這是一個以現金為主的經濟體,幾乎每個印度人的家中都藏有貨幣。

使用黑錢進行交易意味著不收稅。 政府估計表明,只有 1% 的印度人繳納任何稅款。 通過讓 1,000 和 500 盧比紙幣變得一文不值,政府官員希望迫使黑錢曝光,以便他們能夠分得一杯羹。

印度儲備銀行 (RBI) 證明取消 2,000 盧比紙幣是合理的,稱它們的使用壽命已經結束,並引用證據表明 2,000 盧比紙幣通常不用於交易。 但最新一輪非貨幣化的真正動機可能與第一輪相同——更好地跟踪交易和徵稅。

這場現金戰爭並不局限於印度。 歐洲中央銀行 停止生產和發行 500 歐元紙幣 2018年,美國官員提出了 消除 100 美元的鈔票.

最近, 各國政府已經嘗試使用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CBDC)作為現金替代品。

現在停止流通 2,000 盧比紙幣也有政治動機。

此舉是在印度四個邦的選舉和明年春天的全國大選之前進行的。 根據 路透社, “據信,大多數印度政黨都在大面額鈔票中囤積現金,為競選活動提供資金,以規避選舉委員會施加的嚴格支出限制。”

強迫人們存入紙幣也將有助於增加銀行存款。 印度銀行一直在努力維持足夠高的存款水平以支持該國大規模的信貸擴張。

黃金救援

當政府在 2016 年停止流通 1,000 和 500 盧比紙幣時,印度人 將他們的“黑錢”變成了黃金.

試圖追踪黑錢的稅務官員表示,在政府宣布非貨幣化政策後,黃金首飾的銷量在 2016 年 11 月 8 日晚上飆升。

“珠寶商提供了一個平台,可以將未報告的現金轉換成黃金,” 一位官員說。

為了避免報告交易,賣家只需將單筆交易分成多筆交易,以使其低於觸發印度報告要求的 20 萬盧比門檻。

在印度儲備銀行本月早些時候宣布廢除 2,000 盧比紙幣後,當地報紙報導了類似的湧入珠寶店以將紙幣換成黃金的情況。 印度斯坦時報 報告 公告後黃金銷量增加 10% 到 20%。

幾個州的交易商表示,人們爭先恐後地在金銀市場大量購買黃金和白銀,導致價格上漲。”

黃金也是 受經濟風暴打擊的印度人的生命線 由政府對冠狀病毒大流行的反應引起。

印度人明白黃金傾向於儲存價值,最終 黃金是金錢. 如果他們擁有黃金,他們就知道他們將能夠獲得所需的商品和服務——即使是在經濟崩潰或現金緊縮的情況下。

黃金是 在印度不僅僅是奢侈品. 在這個亞洲國家,即使是窮人也會購買黃金。 根據 2018 年 ICE 360 的一項調查,印度每兩戶家庭中就有一戶在過去五年內購買了黃金。 總體而言,該國 87% 的家庭擁有一定數量的黃金。 即使是印度收入最低的家庭也擁有一些黃金。 調查顯示,底層 10% 的家庭中,超過 75% 的人成功購買了黃金。

毫不奇怪,當面臨現金系統再次中斷的可能性時,印度人轉向了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