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終於明白中國是馬克思主義國家


作者:荷蘭合作銀行的 Michael Every

因為市場,因為馬克思主義者

昨天看到基準歐洲TTF天然氣走 消極的(!) 由於天氣溫暖,這絕不意味著結構性能源危機的結束。 市場也對兩大發展做出了反應,但絕不是對更大的故事的結論。

在英國,隨著 Rishi Sunak 成為首相,金邊債券收益率暴跌。 2 年期國債當天下跌 37 個基點,10 年期國債下跌 31 個基點,而英鎊在流鼻血之前高於 1.14。 當然,市場仍預計英國利率將達到 5% 左右的峰值,這一水平將會打破局面。 蘇納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還有待觀察,但無論 Gilts 怎麼想,緊縮都不太可能成為答案。 儘管如此,桁架已經消失了,所以世界一切都很好,“因為市場”。

在中國,股市暴跌,港股自 1994 年中共黨代會以來跌幅最大:美國納斯達克金龍市場如煙般上漲。 “股票與基本面脫節,” 正如彭博社引用了周五沒有看到這一切的人的話。 但哪些基本面? 國會談到了收入和財富分配,並敲定了共同繁榮。 要么說樂觀主義者沒有看到這個結果,要么認為這無關緊要; 無論哪種情況,為什麼有人要聽他們的? 人民幣在弱定盤後跌破 7.30,而離岸人民幣則跌破 7.33,儘管中國人民銀行已調整法規以允許企業從海外借入更多資金。 還記得人民幣最終會低於 8 的“瘋狂”預測嗎?

然而,昨天發生的事情並不會“束縛”中國的領導層並迫使其改變政策方向。 閱讀政治局委員王滬寧:他的核心信念是,市場的存在只是為了服務於更大的國家目標,而不是選擇國家元首來服務於他們的目標。 任何不明白這一點的人都不應該談論中國市場。 的確,彭博社今天談到了“有中國特色的克里姆林宮學”來了解中國的必要性:

“在了解北京的國內和經濟驅動因素很少如此重要的時候,它的領導層是孤立的,讓外界去閱讀茶葉……威權政治通常是精英政治,而理解需要採訪、互動和信任——而不是不僅在國家一級,而且在區域和地方事務中也是如此。

隨著莫斯科和北京的築牆,投資者、政策制定者、普通公民和其他所有人的風險都在上升。 單向流量和挑挑揀揀的能力助長了偏見,這意味著太多人會看到他們想看到的東西——正如對習近平在提拔政治局及其最高常委會時對忠誠度給予優先考慮的反應所證明的那樣。

對於所有相關人員而言,方法和嚴謹性都很重要,文化和語言知識也很重要,儘管存在所有明顯的障礙,但政府乃至企業必須鼓勵這些知識。 否則,不僅今天的觀察者會受到阻礙,明天也會受到阻礙。”

你會注意到,在最初的克里姆林宮學中,了解中國的目標清單中少了一個詞: 思想. 這不僅僅是關於誰是誰(或胡是誰),而是關於什麼:人們*相信*什麼? 為什麼市場很難意識到這一點並進行相關閱讀? 華爾街分析師會愉快地度過一個週末閱讀一組賬目或一份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報告,但請他們閱讀“資本論”、“大綱”或“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最高階段”,然後你就會看到就好像你是外星人一樣。 我再重複一遍 因此,我們收到了來自以下人士的建議 字面上地 不明白他們在說什麼。

也就是說,並非一切都是“革命性的”。 正如英國所表明的那樣,市場可能會對曾經的正常步驟大發雷霆。 關於中國:

  • 有人建議現在必須支付 PCR 測試的費用,也許也是回顧性的. Covid Zero 的賬單顯然很高——但國家必須獨自承擔嗎? 市場不應該喜歡這樣嗎?
  • 外企稅務稽查有耳聞 – 但是現在減稅措施被堅決拒絕了,我們在世界各地看到的稅收趨勢不是一樣嗎? 市場不應該喜歡這樣嗎?
  • 為什麼我們看不到引入財產稅、財富稅和遺產稅? 每個西方民主國家都有! 是的,它們可能對支撐中國增長的房地產市場產生不穩定影響,但現在這將拖累 GDP 多年。 但是,如果您已經在那個洞裡,為什麼不停止挖掘並開始建立不同的增長模式呢? 這不是共同繁榮,而是常識。 是的,市場不會喜歡它:那又怎樣?
  • 我們是否會看到金融部門被迫降低收費? 縮小貸款和存款利率之間的利差; 削減員工工資; 縮小規模; 並減少提供的服務範圍? 這將非常受歡迎——而不是取消銀行家的獎金上限和降低最高所得稅率。 再一次,市場會討厭它:再一次,那又怎樣?
  • 屆時銀行將面臨來自房地產行業的一波不良貸款浪潮,因此肯定需要採取更多的國家行動 (為了什麼政治目的?)這將強烈依賴人民幣。 同樣,市場會討厭它。 我不會重複這意味著什麼,除了預測人民幣走強的外匯預測者也不應該被傾聽。

簡而言之, 不讀馬克思的市場突然對什麼感到不安,可以合理地解釋為從大局來看並非完全不合理. 真正的問題是,沒有讀過馬克思,就等於不知道共產黨宣言提倡累進所得稅; 廢除繼承和私有財產; 廢除童工; 免費教育; 運輸和通訊國有化; 通過國家銀行集中信貸; 以及公有土地的擴張——其中大部分在西方幾十年來一直很正常——這樣的“監管改革”並不是馬克思真正想要的。

相比之下,他驚呼, “部分資產階級渴望糾正社會不滿,以確保資產階級社會的繼續存在。 這一部分屬於經濟學家、慈善家、人道主義者、工人階級狀況的改善者、慈善組織者、防止虐待動物協會的成員、節制狂熱者、各種可以想像到的徹頭徹尾的改革者……他們渴望社會的現有狀態,減去它的革命和瓦解因素。” 馬克思想要一個新的國家,包括革命的和瓦解的因素。

我非常懷疑市場是否掌握了這種區別,但這更符合他們最近的拋售(並且與紐約市慶祝一位幾乎沒有表現出對其全球影響的新總理不符)。

然而,再次與英國不同的是,市場不會“因為馬克思主義者”而將中國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