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死病在 700 年後改變了人類基因組


黑死病是世界上有史以來最大的死亡事件之一,在 700 年前席捲北非、歐洲和亞洲時,它消滅了全球 30-60% 的人口。

醫學雜誌上新發表的研究 自然 揭示了遠古死者的一個秘密。 來自細菌受害者和倖存者的 DNA 樣本 鼠疫耶爾森菌, 也被稱為腺鼠疫,具有明顯的遺傳差異,幫助一些人生存,而另一些人死於死亡。

這些遺傳差異可能改變了人類基因組的進化,因為鼠疫的倖存者將曾經幫助他們在可怕的鼠疫病原體中存活下來的基因傳遞給後代,現在與今天克羅恩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可能性更大有關。

“我們是那些在過去的大流行中倖存下來的人的後代……從科學的角度來看,了解有助於我們生存的進化機制不僅很重要,而且還可以了解當今疾病易感性的機制和遺傳決定因素,”該研究的合著者、芝加哥大學遺傳醫學教授 Luis Barreiro 告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 通過電子郵件。

在這項研究中,巴雷羅和其他研究人員發現,倫敦和丹麥的黑死病倖存者擁有保護他們免受鼠疫病原體侵害的基因。 他們發現一種特殊的基因,稱為 ERAP 2,被發現對病毒具有保護作用。 在瘟疫之前,40% 的倫敦人有這種基因——在疫情之後,這一比例為 50%。 丹麥也是如此。 大約 40% 的人在瘟疫之前有這個基因,而 70% 的人在瘟疫之後有。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最終你會得到那些人在瘟疫之前、期間和之後的基因序列,你可以問:一個群體攜帶的基因與另一個群體攜帶的基因看起來是否不同,”說安大略省漢密爾頓市麥克馬斯特大學人類學教授 Hendrik Poinar 的合著者在一封電子郵件中寫道。

但是對於那些在黑死病中倖存下來的人來說,該基因付出了相當大的代價,因為它增加了後代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風險。

“這表明在黑死病中倖存下來的人群支付了 一個代價,就是擁有一個免疫系統,增加我們對自己做出反應的敏感性,”巴雷羅說。

結果突出了今天的自然選擇以及黑死病如何改變社會而不是人類免疫系統。 Barreiro 認為 Covid 不會產生同樣的影響,因為它不會殺死所有年齡段的人,主要會殺死沒有生育能力的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