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測,敦促決策者不要“轉向”


“最糟糕的情況尚未到來,對許多人來說,2023 年將感覺像是一場衰退,” 該銀行的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在報告的前言中寫道。

“隨著烏云密布,政策制定者需要保持穩定。”

這是不祥的前奏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 正如該組織預測的那樣,不包括 2020 年因冠狀病毒大流行而出現的前所未有的放緩, 明年的表現將是2009年以來最弱的,在全球金融危機之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明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 7 月的 2.9% 和 1 月的 3.8% 下調至 2.7%,並補充說 它認為增長放緩至低於 2% 的概率為 25%。

報告稱,明年全球約三分之一的經濟面臨收縮的風險,美國、歐盟和中國都繼續停滯不前。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報告稱,全球經濟繼續面臨嚴峻挑戰,受以下三種強大力量的揮之不去的影響:

  1.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2. 由持續的和

  3. 通脹壓力擴大,中國經濟放緩。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放緩歸咎於政策收緊的中央銀行,但它也敦促它們堅持到底,不要轉向……

世界各國央行現在都在集中精力恢復物價穩定,緊縮步伐急劇加快。 存在收緊不足和過度收緊的風險。

緊縮不足將進一步鞏固通脹進程, 削弱中央銀行的信譽,並解除對通脹預期的錨定。 正如歷史一再告訴我們的那樣,這只會增加控制通脹的最終成本。

過度緊縮的風險將全球經濟推入不必要的嚴重衰退。 正如幾位知名人士最近所說的那樣,當央行以不協調的方式行事時,更有可能出現過度緊縮。 金融市場也可能難以應對過快的緊縮步伐。 然而,這些政策錯誤的代價是不對稱的。 再次誤判通脹的頑固持續性可能會嚴重損害央行來之不易的信譽,從而對未來的宏觀經濟穩定造成更大的不利影響。

隨著經濟開始放緩,金融脆弱性出現,要求轉向寬鬆貨幣條件的呼聲將不可避免地變得更加響亮。

必要時,金融政策應確保市場保持穩定,但 世界各國央行需要保持穩健的貨幣政策,堅定地專注於抑制通脹.

這與聯合國的立場截然不同,後者敦促政策制定者停止收緊政策並拯救世界。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通脹將在今年晚些時候達到峰值,年增長率為 8.8%,但仍將比此前預期的持續時間更長,明年僅放緩至 6.5%,到 2024 年將放緩至 4.1%。

“現在是新興市場政策制定者敲響警鐘的時候了,”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首席經濟學家皮埃爾-奧利維爾·古林查斯寫道。 這包括要求獲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防性支持的合格國家。

Gourinchas 寫道,世界需要通過 20 國集團為受影響最嚴重的低收入國家製定的共同框架,在有序的債務重組方面取得進展。

“時間可能很快就要用完了。”

* *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的完整細分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