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應該“退出”世界末日語言,迅速讓俄羅斯人進入談判桌:馬倫上將


當談到西方,尤其是美國關於烏克蘭戰爭的辯論和公開討論時,似乎任何主張緩和和談判的高調人物都會立即被貼上“親克里姆林宮”的烙印。 這當然在上週得到充分展示,當時埃隆馬斯克敢於探索停火的理論路徑。 推特上的“烏克蘭-俄羅斯和平民意調查”. 他在對批評者的後續評論中強調,他對贏得人氣競賽不感興趣,但希望世界能夠不惜一切代價避免核戰爭。

同時,似乎 任何堅定的人 反對 在公共領域慶祝和讚揚通過談判解決戰爭. 幾天前,芬蘭總理桑娜·馬琳娜因回答記者的問題而廣受讚譽,該問題的重點是在所有日益加劇的核言論中尋找“下坡路”。 北約最新申請國的負責人被視為“強硬”和英勇,因為他基本上說只要俄羅斯軍隊在烏克蘭就不可能進行談判……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前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樣的人出面敦促各方必須認真進行談判的原因令人驚訝。 邁克·馬倫上將在布什和奧巴馬政府期間擔任美國最高軍事指揮官。

在美國廣播公司“本週”的周末採訪中,他談到了喬拜登總統最近的核“世界末日”言論,其中美國總統斷言弗拉基米爾普京“不是在開玩笑”可能在烏克蘭使用核武器。 馬倫說,他認為華盛頓需要迅速“放棄”這種極端主義的語言,尤其是在談論核戰爭時:

“拜登總統的語言——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們大約處於語言規模的頂端。 而且我認為我們需要稍微退後一點,盡我們所能嘗試解決這個問題馬倫告訴 “本週”聯合主播瑪莎拉達茲。

當被問及拜登的斷言“自肯尼迪和古巴導彈危機以來,我們沒有面臨世界末日的前景”時,馬倫繼續解釋說,達到可以實現談判的地步應該仍然是推動政策的核心目標。

節目主持人拉達茨問馬倫上將:“你怎麼看他 [Putin] 如果他不來,還能面子嗎? 如果烏克蘭想不通?”這位前最高指揮官回應 如下

馬倫認為,對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外交和國際壓力最終將是關鍵。 “它必須結束,通常會有與之相關的談判,”他說。 “就我而言,越早越好。”

馬倫說,普京“被逼入絕境”。 戰術核武器的潛在使用可能會給俄羅斯總統在國內造成問題:“風都吹回俄羅斯,所以他不得不在某種程度上污染他自己的國家。”

預測可能的罷工,馬倫說普京“可以選擇一個像徵性的目標。他可以選擇 [Ukraine President Volodymyr] 例如,澤連斯基的家鄉。”

與此同時,白宮方面試圖淡化拜登斯的世界末日評論,稱美國情報部門沒有看到俄羅斯的核態勢或準備情況發生任何變化。 政府是否將馬倫的敦促放在心上還有待觀察。

然而,在烏克蘭的地面和上空,事情繼續迅速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