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場環境中 剩下的唯一希望是央行從加息轉向量化寬鬆, 西方任何一家央行的任何輕微繞行現在都被興奮地置於顯微鏡下,彷彿股票即將被拯救。 英格蘭銀行為避免英國養老金體系崩潰而對長期金邊債券購買進行了最低限度的干預,最近讓投資者夢想這是其他央行轉向刺激政策的開始。 不是這種情況。
事實證明,為期兩週的英國央行干預只不過是刺激措施海洋中的一滴水,需要扭轉股市穩步下跌的趨勢,央行官員警告說,這還沒有結束。 近在咫尺。
京東方副行長戴夫拉姆斯登最近表示,該銀行打算 提前收取加息費用,表明這是馴服持續通脹危機的唯一方法。
在包括英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物價上漲和 GDP 放緩最終導致滯脹狀況。 這是央行多年干預的直接結果,推出數万億美元的量化寬鬆政策只是為了避免市場出現通縮事件並讓“大到不能倒”的公司保持活力。 但每一項政策行動總會有後果。
通貨膨脹/滯脹使中央銀行獲得了積極加息和總體財政緊縮的許可,它們正在充分利用這一機會。 包括美聯儲在內的多家銀行表示,更多的加息即將到來,利率徘徊在危險的水平附近,這將使債券購買變得難以為繼,企業股票回購也不太可能發生。
由於投資者沉迷於量化寬鬆,過去十年的假設是股票不會虧損。 今天的散戶無法理解在股市下跌 10% 或更多時央行不介入的情況。 這在投資界造成了難以置信的弱點,並導致缺乏毅力。 它還促成了一種環境,即價格發現是一種反常現象,基於公司研究的投資被認為是“過時的”。 現代投資者所知道的唯一市場策略是“逢低買入!”
戴夫·拉姆斯登(Dave Ramsden)嚴厲打擊了這種邪教,基本上背叛了“新常態”模式,讓市場爭先恐後地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 他指出:
“與之前的通脹事件不同,我們看到無效的政策和政策框架導致通脹更加持久,這次我們有一個貨幣政策框架,使我們能夠採取行動……”
“無論對經濟造成多麼困難的後果,貨幣政策委員會都必須堅持到底,制定貨幣政策以恢復通脹,以在中期內可持續地實現 2% 的目標,這與給予我們的職權範圍一致。”
英國央行要實現 2% 的通脹目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拉姆斯登不承認的是,加息策略迄今未能取得任何成果。 事實上,官方通脹在最初的短暫下跌後似乎正在反彈。 這意味著在價格大幅下跌之前,必須感受到信貸市場和股票的更大痛苦。
此外,就業市場雖然建立在沙地之上,但仍顯示出對信貸成本上升的彈性。 許多公司計劃在今年冬天開始裁員,但失業人數必須是巨大的,才能為央行以任何方式轉向量化寬鬆政策提供藉口。
換言之,動亂進程遠未結束。 通貨膨脹遠未結束,QT 遠未結束。 儘管對債券和養老金造成了近乎致命的打擊,但英國央行承認將進一步收緊政策,應該非常認真地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