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 Simon Watkins 通過 OilPrice.com 撰寫,
中國在能源方面的首要議程仍然是中東。
在最近的上海合作組織 (SCO) 峰會上,中國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幾個世界領先參與者中增強了其影響力。
中國正在尋求打造一個 “深化區域戰略合作 美國的主導地位正在顯示出退卻的跡象”。
在最近的上海合作組織 (SCO) 峰會上,中國在石油和天然氣領域的幾個世界領先參與者中增強了其影響力。 其中不僅包括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和印度的堅定正式成員(該組織明年擔任該組織的主席),還包括新的正式成員伊朗,其在該組織中的新地位已於年底宣布。峰會。 此外,對於中國與多代“一帶一路”(OBOR)奪權項目一起運行的上合組織長期計劃至關重要,簽署了諒解備忘錄(MoU),授予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和埃及等上合組織對話夥伴的地位。 還就接納巴林、阿聯酋和科威特等國為即將到來的上合組織對話夥伴達成了協議。 為免讓人誤解中國所有這些演習的真實意圖,1月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和巴林的外長以及海灣合作委員會(GCC)秘書長抵達北京為期五天的訪問,以推動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FTA)談判。 在這些會議上,主要討論的話題是最終敲定中國-海合會自貿協定和 “在美國主導地位出現退縮跡象的地區進行更深入的戰略合作,” 根據當地新聞報導.
上合組織對中國利用軟實力以及利用多種硬實力機制將各國拉入其影響範圍特別有用的一個因素是,上合組織經常被西方媒體忽視。 然而,這種覆蓋面的缺乏掩蓋了上合組織的巨大規模和範圍,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國領導的相當於歐盟(EU)、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北約)都合而為一。 上合組織成立於 2001 年,雖然早於 1996 年成立的上海五國集團(包括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但無論從地域範圍還是從人口數量來看,上合組織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區域組織。 它覆蓋了歐亞大陸(地球上最大的單一大陸)的 60%、世界人口的 40% 以及全球國內生產總值 (GDP) 的 20% 以上。 上合組織的運作範圍從集體安全和軍事合作(以北約的模式)到經濟和工會(以歐盟和USMCA的方式)。
中國在能源方面的首要議程仍然是中東,其近期目標是為自己爭取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以繼續推動其經濟增長。 中國的經濟目標是在未來10年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方面超過美國,成為世界領先的經濟強國,並由此成為世界領先的超級大國。 因此,中國不僅要在中東獲得盡可能多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備,中東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此類產品的集體儲存庫,而且還要以犧牲美國為代價來獲得這些石油和天然氣,使其成為兩國的零和遊戲。 這種由中東石油推動的指數級經濟增長模式是美國自己使用了數十年的模式,中國也有理由這樣做,同時利用西方先前對氣候變化影響的猶豫不決碳排放量。 西方不願推進石油和天然氣投資,同時又不建立無縫過渡到綠色能源以替代這些高碳排放產品所需的基礎設施橋樑——尤其是未能投資核電——讓中國的勢力範圍發揮了兩大優勢。 首先,中國本身繼續使用任何它想要推動其增長的燃料,通常成本比西方的綠色替代品便宜得多,其次,西方缺乏建設通往綠色能源的過渡性基礎設施橋樑已經成為核心戰略部分其中——尤其是歐盟——感謝中國在這一計劃中的重要合作夥伴俄羅斯。
在中國權力結構的最頂端,習近平除了完全了解美國在過去 100 年左右的時間裡是如何實現增長的(從中東廉價購買石油是關鍵組成部分)之外,還了解在此之前的 100 年左右,英國是如何做到的。 “習近平是一個偉大的崇拜者 [British] 東印度公司,以及他對其商業運作方式的了解,以及作為英國國家利益的先鋒,他的知識非常廣泛,” 一位來自歐盟的高級能源安全人士獨家透露 石油價格網. 事實上,習近平吸取的一個教訓是,首先向各國提供投資,然後將其轉化為廣泛的政治權力,就像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東南亞和東亞成功地所做的那樣,包括在香港和中國。
在這方面,中國排在首位的不是伊朗,儘管它是一個有用的國家,因為它擁有巨大且相對欠發達的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並且有能力在該地區和美國製造混亂那里和其他地方的興趣。 中國在中東真正追求的國家是沙特阿拉伯 通過上合組織與它簽署諒解備忘錄,使其成為該組織的全面對話夥伴,中國正在為其多年來忙於與沙特阿拉伯做的事情增加一層官方組織信任。 自從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 (MbS) 提議對沙特阿美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以來,北京在這方面的努力最為有效,正如在 我關於全球石油市場的最新書. 從那時起,MbS 一直背負著中國的債務——正如東印度公司的目標和類似幫助的國家領導人一樣——沙特阿拉伯對中國增加其在當地的影響力的積極態度也隨之而來。
沙特阿拉伯現在不僅是推進中國-海合會自由貿易協定(FTA)的主要推動者——其主要目標是“在美國主導地位出現後退跡象的地區建立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而且 王國現在是主要倡導者 擺脫美元霸權 在全球石油和天然氣的定價中。 就在中國向 MbS 提出要私下購買他原本想發行的沙特阿美全部 5% 股份之後,當時的沙特經濟和計劃部副部長穆罕默德·圖瓦伊里在吉達舉行的沙特-中國會議上說那就是:“我們將非常願意考慮為人民幣和其他中國產品提供資金。” 他補充說:“到目前為止,中國是分散資金的主要市場之一……[and] 我們還將在獨特的融資機會、私募、熊貓債等方面進入其他技術市場。”
這些評論大約與來自中國的高級政治家和金融家的訪問同時發表。 中國飛往沙特阿拉伯,其中包括薩勒曼國王和中國副總理張高麗在吉達的會晤。 在這些會議上,根據當時的沙特能源部長 Khalid al-Falih 的評論,還決定沙特阿拉伯和中國將以 50:50 的比例建立一個 200 億美元的投資基金,投資於行業。例如基礎設施、能源、採礦和材料等領域。 2017 年 8 月的吉達會議之前,沙特阿拉伯國王薩勒曼於當年 3 月對中國進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訪問,期間在煉油、石化、輕工製造和電子等行業簽署了約 650 億美元的商業交易。
從那時起,兩國之間達成了一系列交易,最近的一項是在 8 月簽署了一項 多管齊下的諒解備忘錄 沙特阿美與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石化)簽署了諒解備忘錄。 正如中國石化總裁於寶才本人所說:“諒解備忘錄的簽署開啟了我們在王國的伙伴關係的新篇章……兩家公司將攜手重振“一帶一路”倡議的新活力,取得新進展 [BRI] 和 [Saudi Arabia’s] 2030 年願景。” 中國在工程設計方面也發揮了關鍵作用 五輪秘密會談 據 OilPrice.com 報導,沙特阿拉伯與其歷史宿敵伊朗之間存在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