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脹、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視覺指南


如今,高通脹和經濟增長放緩加劇了對滯脹的擔憂。

截至 2022 年 8 月,美國通脹率已升至 8.3%,高於央行 2% 的目標。 然而,與 1970 年代上一個滯脹時期不同的是,失業率——滯脹的一個關鍵因素——仍然很低。

視覺資本家的 Dorothy Neufeld 展示 在這張信息圖中來自 紐約人壽投資,滯脹、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之間的主要區別以及它們各自的更廣泛的經濟影響。

通脹環境的主要特徵

每種通脹情景的主要特徵是什麼?

滯脹的關鍵標誌是增長疲軟、持續通脹和結構性失業——這意味著高失業率在經濟衰退後仍將持續。

在滯脹情景下,通脹預期每年都在上升。 當通脹在太長的時間內保持過高,足以使預期在整個經濟中發生轉變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 1970 年代的美國就是這種情況,直到美聯儲與 通貨膨脹 隨著利率的急劇上升。

以下是對每種情況的一些主要原因以及它們在歷史上如何影響家庭和企業的詳細介紹。

1.滯脹

滯脹一詞是“停滯”和“通貨膨脹”的結合。

主要原因包括擴張 資金供應 導致更高的通貨膨脹以及供應衝擊,這可能會拖累經濟增長。

在滯脹時期,消費者在食品和衣服等物品上花費更多,而收入卻減少——降低了他們的購買力。 購買力下降最終會導致人們購買更少,從而導致企業收入下降,這可能會波及整個經濟。

案例研究:1970 年代滯脹

1970 年代滯脹導致通貨膨脹(以消費者價格指數衡量)從 1%14% 1964 年至 1980 年間。

由 1970 年代飛漲的能源價格推動的價格壓力導致經濟急劇下滑。 到 1980 年,失業率達到 7.2%。

作為回應,美聯儲提高了 利率 1981 年高達 20%。不久之後,通貨膨脹率在 1982 年降至 5%,失業率有所改善。

2. 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是整個經濟中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上漲。 從廣義上講,低而穩定的通貨膨脹與經濟增長時期和低 失業. 它可以由不斷增長的消費者需求推動。

可預測的通脹預期使消費者和企業能夠在購買和投資方面為未來做好準備。

案例研究: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

在 1990 年代和 2000 年代,美國的通貨膨脹率相對較低且穩定。

全球人口的快速增長、石油衝擊的消失以及全球貿易的擴大導致各行業成本下降。 1990 年至 2007 年間,平均通貨膨脹率 2.1% 相比 8.0% 在 1970 年代,價格壓力變得不那麼不穩定。

今天,幾家中央銀行堅持 2% 通脹目標,以確保價格保持穩定和可預測。

3. 通貨緊縮

通貨緊縮是經濟中商品和服務價格的下降。

在許多情況下,其主要原因是需求不足、產量減少或供應過剩。 對於家庭而言,隨著消費者等待價格下跌,支出可能會停滯不前。 反過來,價格下跌可能會導致企業增長滯後。

有時,通貨緊縮期會引起人們對放緩的擔憂 經濟增長. 然而,供應驅動的通貨緊縮時期可能與較低的價格、提高實際收入和隨著出口變得更具競爭力而增加產出有關。

案例研究:1930 年代的大蕭條

在二戰之前,通貨緊縮事件比今天更為普遍。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 1930 年代的大蕭條,當時實際 GDP 下降 30% 1929 年至 1933 年間,失業率飆升至 25%。

收緊貨幣政策促成了這種環境。 事實上,在 1930 年到 1933 年間,美國的貨幣供應量收縮了大約 30%,而平均價格下降了類似的幅度。

歷史資產類別表現

哪些資產類別歷來在不同類型的通脹環境中表現良好?

黃金等防禦性資產 商品 歷史上在滯脹時期表現良好,平均回報為 22.1%15.0%, 分別。

與此同時,美國股市通常在溫和通脹或“金發姑娘”環境中表現良好,其特點是通脹下降和經濟增長上升。

美國股票和國債在通貨緊縮或“反通貨緊縮”時期的增長和通脹放緩中均顯示出最強勁的實際回報,平均回報率均超過 8%。

了解不同的通脹環境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低而穩定的通脹之後,今天的通脹期讓投資者感到不安。 考慮到這一點,經濟在歷史上經歷了不同類型的通貨膨脹時期。

雖然中央銀行旨在通過貨幣政策影響價格穩定和就業,但投資者可以通過根據通脹環境可能走向何方調整資產配置來影響其投資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