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計劃署 (WFP) 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AO) 推出了新的 報告 概述“已經挨餓或處於災難邊緣”的國家。
世界糧食計劃署和糧農組織在全球發現了 19 個飢餓熱點,其中大多數國家在非洲、中東,甚至一些在中美洲。 他們呼籲在 2022 年 10 月至 2023 年 1 月期間採取緊急人道主義行動,以避免“巨大的生命損失”。
阿富汗、埃塞俄比亞、南蘇丹、索馬里、尼日利亞、也門和海地被標記為“最受關注的熱點地區”,面臨著災難性的飢餓水平。
世界糧食計劃署分析和預警部門的高級分析師基亞拉·帕蘭奇(Chiara Pallanch)表示,“世界正面臨一場規模空前的糧食危機,這是現代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除非現在採取行動,否則數百萬人面臨飢餓加劇的風險。”
“我們有一個選擇:面對這些前所未有的需求,現在就採取行動,拯救生命並投資於確保所有人的穩定與和平的解決方案。否則,我們將看到世界各地的人們面臨日益嚴重的糧食不安全——甚至飢荒——推動移民、動亂和衝突。
“現在存在一個非常現實的風險,即全球糧食和營養需求可能很快超過糧食計劃署或任何組織的應對能力,”帕蘭奇說。
與此同時,在另一份報告中,全球人道主義和金融機構的負責人 警告:
烏克蘭戰爭繼續加劇全球糧食安全和營養危機,能源、糧食和化肥價格高企且波動,貿易限制性政策以及供應鏈中斷。
儘管全球食品價格有所緩和,黑海穀物出口恢復,但由於高價格和天氣沖擊,許多人仍然無法獲得食品。 預計全球面臨嚴重糧食不安全的人數將繼續增加。
化肥市場依然動盪,尤其是在歐洲,那裡的天然氣供應緊張和價格高企導致許多尿素和氨生產商停止運營。 這可能會降低下一作物季節的化肥施用量,從而延長和加深危機的影響。
這一切都不應該讓讀者感到意外。 正如我們最近指出的那樣,聯合國世界糧食計劃署執行主任戴維·比斯利最近表示,世界糧食安全狀況比十年前阿拉伯之春期間觀察到的情況“更糟糕”。
糧農組織的世界糧食指數仍然高於引發中東地區社會動盪並在 2011 年被稱為“阿拉伯之春”的政府倒台的水平。
看起來全球糧食危機可能會在 2023 年抬頭。我們已經指出“全球大米短缺的舞台正在準備就緒”並問道:“2023 年將出現重大糧食危機?”
重要的是要知道,最容易受到糧食短缺影響的國家可能會爆發社會動盪。 最好在 2023 年避開這些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