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拉尼娜現象的天氣現像在 9 月到 11 月有 91% 的機率,在 1 月到 3 月下降到大約 54% 的機率。 這將使其成為北半球連續第三年出現拉尼娜現象,引發全球乾旱和洪水等氣象模式,可能對世界經濟造成更大破壞。
“這是 連續三年舉辦拉尼娜活動非常出色”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佩特里·塔拉斯在一份聲明中說。
預計拉尼娜現象將給美國、南美洲和非洲東部地區帶來乾旱,而澳大利亞、印度尼西亞和亞洲其他地區將出現強降雨。
布隆伯格解釋說“三度下降”拉尼娜現像很常見,它對未來的天氣趨勢可能意味著什麼:
這有多不尋常?
根據美國的記錄,自 1950 年以來,連續三年的拉尼娜現象僅在 1998-2001 年和 1973-1976 年期間發生過兩次。 據任何人所知,從來沒有發生過四次拉尼娜現象,因此預測者認為,目前的拉尼娜現象將在 2023 年初達到頂峰後消退。
第三年的拉尼娜現象意味著什麼?
對於美國最大的農業州加利福尼亞州以及阿根廷和巴西的大豆和玉米種植區來說,這可能意味著又一年的干旱。 在澳大利亞,它可能會在昆士蘭、維多利亞和新南威爾士州帶來另一輪洪水,在 2022 年初,不斷上漲的水位產生了至少 30 億美元的保險索賠。如果巴西的農民遭受干旱,一杯咖啡的價格可能會上漲而洪水襲擊了越南和哥倫比亞。 如果用來製作它的甘蔗因缺乏雨水而受到壓力,那麼用來加糖的糖也可能會花費更多。 在大西洋彼岸,颶風可能比平時更多,因為在那裡,拉尼娜現象減少了風切變,這是大自然阻止破壞性風暴的一種方式。 2020 年,大西洋有 30 個命名風暴,而 2021 年有 21 個。
拉尼娜現象與厄爾尼諾現像有何關係?
拉尼娜現像是被稱為厄爾尼諾-南方濤動的更大周期的一部分。 ENSO,正如科學家所說,由厄爾尼諾組成——秘魯漁民在 1600 年代為基督之子命名,當時他們注意到幾年聖誕節前後熱帶太平洋變暖、拉尼娜現像以及介於兩者之間的中性階段。
是什麼導致了這個循環?
厄爾尼諾現象的發生原因不明,儘管一些科學家認為它們是地球大氣層向太空散發熱量的一種方式。 它們首先是信風減弱,將赤道太平洋陽光溫暖的海水推入西部的一個土丘。 其中一些水流回東方,使東太平洋變得更熱。 這種現象會影響更大的風流,將帶濕氣的風暴從印度尼西亞和非洲等一些地方轉移到阿根廷和日本等其他地方。 當厄爾尼諾的熱量耗盡時,海洋開始變冷。 最初,太平洋處於兩個極端之間的狀態,即中性階段。 如果繼續降溫並且海面溫度低於正常水平,就會發生拉尼娜現象。 整件事往往每兩到七年就會上演一次。 然而,自 2020 年以來已經很明顯,這種模式的一端可能會主導一段時間。 大西洋和印度洋也有類似的事件,但它們的影響並不像廣闊的太平洋那樣深遠。
根據 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協調辦公室“厄爾尼諾和拉尼娜現像是自然發生的氣候模式,人類沒有直接影響其發生、強度或持續時間的能力。”
因此,今年巴基斯坦的致命洪水、美國中西部的熱浪、澳大利亞和印度尼西亞的大雨以及巴西和阿根廷的干旱很可能與拉尼娜現像有關,而不是與氣候變化有關。 也許自由派精英知道這一點,並在他們以人類正在殺死地球的幌子推動他們的綠色議程時,向群眾隱瞞了真相。
拉尼娜現象的另一年將意味著全球更多的極端天氣(當然,氣候危言聳聽者 Greta Thunberg 更憤怒的推文)。 彭博社 據估計,到 2023 年,與拉尼娜有關的損失總額可能接近 1 萬億美元。
Pento Portfolio Strategies 的總裁兼創始人 Michael Pento 表示,拉尼娜現象“只會加劇大局中已經存在的所有問題,例如烏克蘭戰爭和商品價格上漲。”
“再加上極端天氣,只會造成能源價格上漲、食品價格上漲和通貨膨脹加劇。這對全球經濟不利,而且對美聯儲不利,”彭託說。
記得上週末,這位英國物理學家震驚了一位 RT 新聞主播,他說:氣候“一直在變化,但這與人類無關”。
這傢伙是個傳奇😆 pic.twitter.com/Gt50kCU320
— 藝術收回🇺🇸 (@ArtValley818_) 2022 年 9 月 9 日